露天温泉泡池区是整个温泉设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温泉泡池区的景观设计具有特殊性,不同点在于景观设计的服务对象是泡温泉的人,在常见的温泉设计景观元素中增加了温泉泡池。温泉泡池区的景观设计除了具有一般环境设计的基本元素外,还要受到温泉泡池这一景观要素的制约,要围绕泡池设计景观环境。具体来讲,温泉景观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休闲性原则
温泉小镇/度假村的功能是提供给人们舒适静谧的休闲旅游度假环境 ,满足人们养生保健 、住宿 、餐饮 、会务和娱乐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的休闲娱乐场所。随着温泉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温泉度假村逐渐向精品化的风景旅游区发展 ,从使用者身心需求的角度出发 ,首先满足人们“洗浴”的要求,其次是让人们置身于舒适安静的自然环境中,远离喧闹 ,放松身心。
因此打造景色宜人的温泉泡池区景观 ,就必须坚持将休闲性原则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在对温泉泡池设计的过程中 ,就需要考虑使用者在温泉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感受 ,如空间的布局设计需要从休闲性的原则考虑园路设计 、地形设计和空间私密性设计等 ,植物设计时从植物的观赏特性 、功能性和娱乐性的角度设计。只有从休闲的角度琢磨景观设计的细节 ,结合使用者的身心需求 ,能满足泡池区景观的要求。
2、私密性原则
不同私密度的空间会给泡汤客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如开敞空间 、半开敞空间和私密空间之间的使用特点各不相同。开敞空间使用者心情舒畅 、视野开阔 ;半开敞空间的景观空间不完全开敞,其特点是视野不完全闭合 ,身处其中 ,心情舒畅又有神秘感 ;私密空间对外界的干扰比较敏感,应尽量减少外界干扰。不同私密性的泡池区会满足人们多样化的行为需求。
3、适宜性原则
温泉泡池区的适宜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植物种类的选择和配置方式 、温泉地的选址位置 、温泉泡池区的地形设计等几个方面。温泉的高温度、高湿度和高矿化物必会对周围植物的生长和生存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自然生态环境的营造,需要考虑适地适树 、因地制宜和多种植物种类相互搭配,设计生态稳定的植物群落。
植物的种植设计首先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 ,强调适宜性原则,必须保证选择的植物种类在当地的气候下能够健康生长,这体现的是尊重自然 、遵循植物的生长规律的思想 。如果需要北树南,或是引进新观赏形状好的植物品种,就需要给这些外来的植物营造适宜的小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植物的观赏作用。
温泉泡池区景观的适宜性原则还体现在景观的“借景” ,其选址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利用温泉地的周边自然资源 ,然后再结合实际的景观需要,综合考虑景型设计 .温泉泡池区的适宜性原则还需要考虑如何利用规划区域内的地形地势进行泡池的空间分布 ,要结合原有地形特点和场地的植被现状 ,保留场地中有价值的古树名木 、石景和建筑等并加以利用 ,不仅节约经济 ,也能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4、文化性原则
在温泉度假村的景观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温泉地的文化特征,注重其景观资源的传承,塑造具有地方人文特色的温泉景观旅游地。运用具有地域特色、符合温泉设计要求的建筑风格、温泉餐饮文化 、温泉民俗活动和温泉地名等,将其浓缩为地域文化符号和文化产物,适当地运用到温泉泡池区的景观环境中,进一步突出温泉地的文化特征。
将文化融于温泉的景观设计中,有助于促进当地温泉文化的发展 ,营造出舒适且具有地方特色的温泉环境。
|